2007年2月25日 星期日

喝咖啡聊是非

林林總總要談的很多,從貼近消費者的觀點談起,喝一杯咖啡的理由:找杯咖啡喝趕走瞌睡蟲,只想聞一聞咖啡味,找個地方窩一下,忙裡偷閒休息一下,找一個傾倒情緒垃圾的對象,因為無聊想找人聊天,朋友或客戶相約,許多的理由;為何消費者會持續再同一家店消費而不隨便更換場所?理由:價格便宜,地點近住家或公司,品質穩定,停車方便,服務好等,答案有可能單選,絕大部分會是複選.例如:拿紙杯或是塑膠杯喝咖啡,是便利省麻煩與衛生,飲用時嗅覺中咖啡就會因此多了紙杯味或是塑膠味,再者保溫效果差溫度下降,喪失品嚐味道的樂趣.又如:不講究咖啡品質的消費者,要的也許是一個放鬆的環境,尋覓一個暫時抽離繁雜的工作環境享受片刻自由.

所以,咖啡店(廳)不單純只是販賣咖啡飲品;服務精神(品質)也是商品之一, 消費者面對這一切的態度,必須去苛求商品品質與服務品質,也許精於品嚐的少之又少,懂得分辨好壞的只佔少數,雖不是要大家裝腔作勢的挑剔刁難,卻要謹守消費原則,不要讓自己的權益受損,細細品味每一杯咖啡,可以做筆記追蹤,比較自己所喝過的咖啡,篩選出自認滿意的咖啡.

消費族群面對花招百出的經營者,或說是經營者面對要求甚多永遠不滿足的消費者;在各自用消去法得到的共同點是:消費合理,品質穩定,服務態度良好,環境舒適.其實,消費者很好招呼,需要被尊重的感覺.花錢容易賺錢難,怎樣讓花錢買東買的心甘情願物超所值的感覺?先慎選咖啡品牌與適合的咖啡,如不挑品牌就找固定的咖啡調理師.能稱為咖啡調理師是對咖啡豆品質要求,調理過程的講究和成品品質的堅持.因為,調理師的把關消費者才有保障.
咖啡原物料業界相關的另一個是烘焙師將生豆烘焙出該有的味道,形容的過於簡單,卻是最不容易做好.目前台灣的開個性咖啡店的人,幾乎是調理師兼任烘焙師.

沒有留言: